诈骗罪立案、量刑、认定、构成要件
诈骗罪:就是以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自己不应该得的利益而获得的罪名,这类案子比小偷小摸更让人难以接受,骗子本身开始就让人很相信,而信任这个东西是不能背叛的,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诈骗、虚构或者隐藏事实真相,让别人投入资金、财物、或者是时间精力。
记得有一句经典的话:请不要辜负别人对你的信任,如果被别人诈骗、这个人让被骗者一想到就会咬牙切齿,深恶痛绝,从此在被害者心目中就是一个败类。这种罪名我认为,要判得特别的重,这个社会,要是没有了信誉,还有什么意义?诈骗罪,一定要重判!
如何认定 诈骗罪的认定是要从当事人的行为出发的,非法获取的别人的财产只是所有经济犯罪中的一个表象,还要从犯罪嫌疑人的手段,方法等来全面衡量,该认定为哪一类型的经济犯罪。对话中“成功骗一个傻子三百块......”是不能完全被肯定为是以诈骗行为获得的财产。因为在认定诈骗罪上还要看具体的行为。如果对话的当事人是以借钱为由而不准备还了,则属于一种借贷行为,真正的诈骗是游说受害人,用一种虚构的事实来蒙蔽其判断,或者不告诉当事人事情的真相,让其按照犯罪嫌疑人的游说路线一路走先去,错误的跟从,错误的认识着事情的态势,直到将自己的财产处分权交给犯罪嫌疑人为止。
立案标准: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诈骗罪涉及的财务金额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并不是全面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两千元只是个基本数字,在对公私财产行骗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数字来确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对于这一类的经济犯罪是有一定的追诉标准的。总体来说会以“数额较大”这个标准来作为标尺,达到即应当以诈骗罪立案。在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两千元以上则为数额较大,三万以上就已经属于数额巨大了。不用说数额特别巨大是在二十万以上已经被定为属于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罪。
立案标准: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诈骗罪涉及的财务金额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并不是全面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两千元只是个基本数字,在对公私财产行骗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数字来确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对于这一类的经济犯罪是有一定的追诉标准的。总体来说会以“数额较大”这个标准来作为标尺,达到即应当以诈骗罪立案。在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两千元以上则为数额较大,三万以上就已经属于数额巨大了。不用说数额特别巨大是在二十万以上已经被定为属于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罪。
商业诈骗 如果对话中的当事人是在和受害者进行一笔交易,所提供的一切交易信息却都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实际目的就是为了让受害人对这笔交易信以为真,甘愿投资,不但要骗取受害人的定金,可能在日后还要进行更多数额的诈骗,这种会被认定为商业诈骗。一般的商业诈骗可能涉及到作案人员人数众多,或是一个团伙,因为这样才能给受害人造成更多的假象使之上当受骗,达到犯罪分子商业诈骗的目的。
构成要件:本人认为,不用管诈骗的金额大小,只要是骗子迈出了这一步,那就得让他们伏法,比如收了别人的钱不办事,或者是拿了别人的东西不给钱、让别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免费办事、玩弄别人股掌之间、让别人白白的付出了时间、精力,或者应该给的不履行,都要作为诈骗构成的要件来处理。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行为,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