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时怎么拘留老赖?拘留老赖通常是指在民事执行程序中,针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以下是拘留老赖的主要法律依据和程序:
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司法拘留: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拘留措施,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
2. 拘留的条件
拒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不申报财产或者不如实申报财产。
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故意逃避或拒绝履行。
情节严重:如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暴力抗拒执行等。
3. 拘留的程序
申请执行: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调查财产:法院或者律师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责令履行:法院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义务。
决定拘留:如果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可以作出拘留决定。
执行拘留:由法院法警执行拘留。
4. 注意事项
证据充分:债权人需提供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证据,不申报财产或者不如实申报财产的证据。
合法程序:法院必须依法作出拘留决定,并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利。
拘留期限:拘留最长不超过15日,情节严重者可多次拘留,但需间隔一定时间。
要能找到被执行人,法官一般不会去找人,需要执行申请人或者律师找人。
拘留老赖是法院在民事执行中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债权人应通过合法途径申请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拘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