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在经济活动中非常普遍,借款人为了顺利借款,有些不诚信的人,会编造自己有经济实力,有偿还的能力,来骗取出借人放款给他,那么,在民事借款合同中,就会涉及到诈骗罪,借款合同和诈骗罪同时存在时,如何处理呢?
一、民间借贷中,有那些常用的诈骗手段?
1、以高额利息引诱,实则根本没有打算还款。
2、编造自己有房产,车产,伪造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给人以自己有经济实力的假象。
3、编造要投资什么项目,大项目,盈利高,伪造项目的文件,吹嘘自己有很多高质量的人脉关系。
4、有真实的房产及资产,但是在借到款后,办理离婚,将资产都转给配偶或者兄弟姐妹或者父母。设置障碍,加大民间借贷民事案件执行难度。
5、借到款后,设计虚假诉讼,通过法院司法程序,与亲属朋友合谋编造多笔债务,配合拿到法院生效调解书或者生效判决书,参与执行分配,大大降低出借人的分配份额。
二、借贷中,碰到诈骗,是先提起民事诉讼追讨?还是先刑事立案?
1、民刑交叉的案件,一般的原则是先刑后民,也就是先处理刑事案件,再处理民事案件,说通俗一点就是,先处理他坐牢的事情,再处理还钱的事情。
2、但是也有列外,如果借贷关系很清晰,并不是要以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为依据才能处理民事案件,为提高效率,两者可以同时处理。
三、怎么样破解借款合同中的诈骗行为?
1、对对方提供的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通过官方渠道核查,现在假证满天飞,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
2、利息太高的基本不现实,各行各业都有盈利模式,利息都高过他的盈利,这样的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干,做的肯定是圈套。
3、对大项目的吹嘘,可以实地去核查项目。
4、夫妻一方借款的,可以要求配偶、父母子女一起签字,加大打击力度,万一不还,可以把对方一家人都网罗进来。
5、虚假诉讼的,需要个案核查是否是虚假诉讼,到派出所举报。
6、整个洽谈的过程,注意留下证据,微信,短信,电话录音等,不要到出事的时候,啥都没有,纯粹带着嘴巴到派出所去说,那派出所的人可能都懒得理你。还有就是转账尽量转借款人本人账户,不要转到他指定的账户,免得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