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执行是一个大难点,债权人历经千辛万苦,聘请律师,搜集证据,如同西天取经般,终于到了执行这一关,却没想到,执行是个大难题啊,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老赖”惩戒难,规范执行更难,这临门一脚却卡在执行这一关,进退不得,令债权人如鲠在噎,夜不能寐。
这几年,各地法院纷纷在官微、公众号、报纸等地方表明要下重手破解执行难,那么到底哪方面的执行难,而法院又是如何跟欠债人斗智斗勇的呢?而其中法院又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推出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
查人找物难?
举措:建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着力解决查人找物难
执行难”难在查人找物,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与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包含不动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在内的16类25项信息,实现多种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法官足不出户便可冻结甚至扣划老赖存款。现在一名法官一年通过网络查控执行到位的财产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
财产变现难?
举措:网络司法拍卖,为当事人节省佣金
最近一套距离西湖只有三百米的名人故居别墅进入了司法拍卖程序,起拍价3179万元,一共27人报名,经过460轮激烈竞价,最终被一个神秘人以天价8804万元拍得,溢价率276.955%,创下阿里司法拍卖住宅类别的新天价!
网络拍卖逐渐代替传统拍卖,成为法院处理执行财产的新型渠道,但对于财产评估环节曾一度制约财产变现,针对此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新增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三种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的方式,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
“老赖”惩戒难?
举措:增加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不得坐飞机、乘高铁、高消费……
老赖”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痼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有效治理“老赖”现象,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改委等共60家单位签署文件,采取惩戒措施11类37大项150项,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限制,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失信被执行人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一些列的操作让这些老赖束手无措,越来越多的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各地法院还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比如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的铃声,“你拨打的机主是失信被执行人”,此举令老赖颜面尽失,老赖子女不允许上重点私立学校,这更让他们心急如焚,为了子女的未来,乖乖的还了欠款。
规范执行难?
举措:把1600余万案件录入执行案件管理系统
在大量执行案件中,有40%左右的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对于“执行不能”案件,人民法院通常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结案。怎样确保不把有财产案件当作无财产案件处理,如何防止一些法院滥用终本程序,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只有穷尽一切执行措施、达到规定标准,才能认定为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案件数据库可以实现每半年由网络查控系统自动查询,并对数据库内被执行人常态化限制高消费,一经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立即恢复执行。
欠钱不还,不讲信用,此类现象阻碍社会发展,只有在法院重重打击下,才能惩治老赖,同时给那些蠢蠢欲动,欲效仿老赖的人一记警示,所以,大家也要配合政府对老赖的限制和禁止,积极推进失信人公示制度,让老赖无处可藏、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