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除了影响较大的电信诈骗,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合同诈骗。因为签合同往往是创业公司才干的事情,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所以骗子们也很喜欢搞个合同诈骗。如果没上过当的朋友,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下骗子公司,上面有经历者一条条血泪控诉,小的骗找工作的人士,大的甚至骗同行企业。你在骗子公司前面,加上北上广深等地域,还会搜索到更多信息。骗子公司除了西装革履、写字楼、电脑等硬配置外,还有个合同协议的软配置。当你在交钱给骗子们犹豫不决时,他们就会操着一口商务腔侃得你怀疑人生:“放心吧,我们是本地百强企业,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这个违约可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你仔细聆听,还会听到几句流利的洋文鸟语,为此深深折服。
一,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比如:1,工作诱骗。骗子冒充世界500强公司,伪造营业执照、以及知名老总的身份证明,在签合同时以高薪工作为诱饵骗取个人大量钱财。
2,项目诱骗。骗子拉起一帮团伙,搞个开发公司,声称在当地搞个大项目,吸引各个投资公司加盟,签完合同钱到手后,果断跑路。
3,权利诱骗。有新闻报道,某男子冒充发改委领导,并伪造了国家公章和文件,不少企业找其签字批项目,他从中收受大量好处费。直到他落网后,有一位45岁的建筑商人怎么也不相信,花了几十万结交官腔十足的干部居然是冒牌货。
二,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不少骗子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对法律存在一个误读。如果你认真看过《刑法》就会发现:关于合同诈骗罪这样写道:如果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个数额没有标明,怎么才算数额较大,达到立案标准呢?
于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中重点提到: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有很大一部分骗子看到这里就开始乐开了花,骗二万元以上才算立案啊,那么我骗个一万五,都顶一线白领三个月的工资了,还不会被立案追诉。
骗子们千万不要得意那么快!其实,最高检察院只是提了一个2万元的标准,因为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具体以当地的司法解释为主,否则也不会在刑法中只写明数额较大。
根据大多一线、二线城市,可以得出合同诈骗罪较普遍的立案标准,一个是针对个人诈骗,一个是针对单位诈骗: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了。
2,单位领导人员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数额在5万以上的,就会被立案追诉。
三,合同诈骗罪的判刑标准。
1,个人诈骗判刑标准。
个人进行合同诈骗,哪怕数额不满5000元,仍会根据诈骗的数额,处于相应的罚金;诈骗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不满1万的,会给予拘役。(拘役就是强制劳动改造,一般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最长不超过6个月。)如果诈骗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处于有期徒刑6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就加多一个月。
总之,诈骗3万元以下会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单处罚金的惩罚。如果超过3万元以上,除了基本的有期徒刑三年外;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会加多一个月。
诈骗数额超过10万元,有期徒刑为10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会多加一个月。
除了以诈骗数额定罪外,如果诈骗的是救灾、医疗等重要款项;或者诈骗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精神失常的;会加重刑期。
2,单位诈骗判刑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处于罚金。
诈骗数额为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处于拘役。
诈骗数额为10万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0万元的, 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看了单位和个人合同诈骗的对比,有人会说:单位的诈骗怎么比个人诈骗的量刑低啊?单位诈骗200万才判十年有期徒刑,而个人诈骗10万,就可享受10年有期徒刑了。一是,单位诈骗的金额要归整个单位所有,才叫单位诈骗。比如:某些领导有野心,就为单位发展动了歪脑筋,采取了合同诈骗,资金流入单位的账户。如果这个领导诈骗的资金流入个人的账户,就不叫单位诈骗,叫个人诈骗了。单位是合法正规的机构,哪怕其中的一位领导出现合同诈骗,但大多员工都是知法守法的。
如果一帮骗子组成一个非法的诈骗公司,那不叫单位,不能用单位合同诈骗来量刑,只会用个人合同诈骗罪来算,诈骗首脑会罪加一等。比如:大学生徐玉玉案的7名诈骗分子,尽管才诈骗了1万元左右,但是造成了当事人死亡。首脑分子被判了无期,被没收个人财产。其他6人被判了3年到15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