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应收账款清收可采取的法律途径和方法有调解、仲裁及诉讼三种。这三种途径和方法是社会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种可供其自由选择的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和方法。
1.调解
调解指的是第三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包括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进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在商业活动中,债权人如果不想伤和气、结怨仇并迅速化解债务纠纷,可在有关组织、机关、机构、个人或者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进行协商,以达到回收欠款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调解可分为诉讼外调解和诉讼内调解(法院调解)两种形式。
(1)诉讼外调解的特点。
①主持调解之人通常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双方当事人所信赖的个人。
② 当事人的行为无诉讼上的意义。
③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外,其他机构或个人主持下达成的调节协议而形成的调解书,均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反悔,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2)诉讼内调解(法院调解)的特征。
①通常是发生在诉讼过程中。
②主持方为人民法院。
③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收了送达的调解书。
(3)申请调解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申请调解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有具体的调解要求,如要求被申请人履行还款义务等。
②该纠纷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③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依据,如借款合同、担保协议等。
④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况。
2.仲裁
仲裁指的是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仲裁是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迅速解决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要详细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及事实理由。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当事人之间大多没有激烈的对抗性。另外,申请仲裁的费用一般比提起诉讼的费用要少。
3.诉讼
诉讼指的是国家司法机关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办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所进行的一种活动。诉讼按其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我们常说的债务纠纷诉讼(经济诉讼)是从民事诉讼中独立出来的一种诉讼。它解决的是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主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权益纠纷。对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债务问题的案件,债权人就可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诉讼的优势表现在:
①法院处理债务纠纷是最终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解决方式。
②诉讼时限受法律的严格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诉状或口头起诉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审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也可延长6个月;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当事人须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法院判决后立即发给判决书。